大威德金剛,梵名「閻魔德迦(Yamataka)」,
藏語為「多吉久謝」,意為「死神、死亡」,又稱「怖畏金剛」,漢譯大威德明王,藏密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忿怒相,代表法源來自文殊菩薩。「閻魔德迦(Yamataka)」有三種含意,指修持可以消除早夭,消除因情感和心靈扭曲造成的內心死亡,以及消除因脛脈與輪穴堵塞造成的神秘死亡。
佛經《仁王經儀軌》說:「威怒六足金剛,此尊為阿彌陀如來之教法輪身,其自性輪身,為文殊師利菩薩,在五方中為西方。」又《補陀羅海會軌》說:
「六足尊無量壽佛忿怒,自性輪身文殊師利菩薩。」
所謂大威德金剛的象徵意義,如佛經所言,有「降伏惡魔之威,護善安良之德」。也就是說伏惡之勢,謂之大威;護善之功,謂之大德。 由於威德極大,能制伏毒龍,斷除諸障,降伏閻羅,故稱大威德金剛。金剛有無堅不摧之意。
大威德金剛,怖畏九頭,髮上指,三十四臂,十六條腿,雙生形相,擁抱著明妃「起屍金剛母」。
茲分別說明如下:
一、怖畏九頭
怖畏九頭代表九種鎮壓閻王的契經。三睛意為千里眼無所不見。居中頭是黑色,表壓閻王;長兩水牛角,表示兩真二諦。右三頭:中青、右紅、左黃,象徵著憤怒、權勢、安靜三德能;左三頭:中白、右灰、左黑灰(死色),表示清淨、死亡、憤怒; 居中再上為紅頭,象徵是吃人夜叉,名"參怖";最高一頭為黃色,呈現文殊本像,象徵著慈善和平。髮上指,向佛地之意思。
二、擁抱明妃起屍金剛母
大威德金剛和明妃起屍金剛母都是文殊菩薩的忿怒化身,象徵其般若智慧是以陽剛之力忿怒的摧毀三種類型的死亡(早夭、心靈死亡、脈輪堵塞造成神秘死亡),以其陰柔之力令人痊癒與復生。
三、三十四臂
三十四臂,再加身語意表菩薩佛的三十七道品即為八正道、四念處、四神足、四正斷、五根、五少威和七覺支等。
三十四手均都有持物:右手由上而下分別持: 高揚、月刀、白筒、杵勾刀、標槍、月斧、劍、箭、勾刀、棒、 人骨杖法輪、金剛杵、椎、匕首、手鼓;左手自上而下分別持:象皮、 人骨碗、天王頭、藤牌、鮮左腿、長繩、弓、人腸、鈴、鮮左臂、 喪布、三尖矛、爐、顱器、人左臂、軍旗、黑布。
四、十六條腿
十六條腿,壓閻王十六面鐵城亦象徵十六空相:右八腿屈壓八天王象徵物為男人、水牛、黃牛鹿、蛇、狗、綿羊及狐,表示八成就;左八腿伸壓八女明王,象徵物為鷲、梟、鴉、鸚鵡、鷹、鴨、公雞及雁,表示八自在清淨。
四、結語
大威德金剛身相寓意總義為精通三十七道品,徹悟十六性空,障魔消盡,成就殊勝,得大涅槃。為無上瑜伽部本尊,
藏密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忿怒化現相。東方稱其為大威德明王,是西方蓮華部無量壽佛的忿怒身。為解一切眾生的煩惱繫縛的明王,由於本尊威德極大,能制伏毒龍斷除諸障,對治閻羅死魔等,因此亦稱降閻魔尊。